近日,臨沂市人民政府網站公開了臨沂市體育局2017年以來和2021年工作總結及未來5年和2022年重點工作安排,群眾體育、競技體育、體育產業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和未來的規劃令人振奮。
■亮眼成績單
今年賽事活動總數達2775項次
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更加健全
群眾體育實現新發展 賽事活動總數達2775項次
2017年以來,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推進公共體育設施補短板工程,市級奧體中心開工建設,縣級“三個一”(一個公共體育場、一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、一個體育公園或健身廣場)、鄉鎮“兩個一”(一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或燈光籃球場、一個多功能運動場)和行政村設施建設基本完成,實現公共體育設施體系“從無到有”重大轉變,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由1.46㎡增加到2.81㎡。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到40%,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超過95%。
今年,我市承辦第十四屆全運會氣排球預賽、“革命老區心向黨 激情‘羽’動耀賽場”全國革命老區業余羽毛球邀請賽等省級以上賽事16項次;創新策劃的“紅色沂蒙”中國名校皮劃艇邀請賽、“青春夢·沂蒙情”中國名校龍舟邀請賽等“沂蒙”品牌賽事納入國家級賽事體系;舉辦市縣級全民健身運動會賽事783項次、鄉鎮活動795項次、社區運動會1181場,賽事活動總數達2775項次。我市組織召開了全市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優化提升現場會,制定了《臨沂市縣鄉公共體育設施優化提升意見》《臨沂市農村健身工程三年提升計劃》《臨沂市老舊小區全民健身設施“補短板”行動實施意見》等指導文件,投入1400余萬元新建更新健身場地1200多個,完成新建居住區體育設施配套驗收22個。
競技體育取得新突破 省錦標賽獲金牌54枚
政策方面,我市制定了《臨沂市參加重大競技體育比賽獎勵辦法》《臨沂市競技體育八年提升計劃(2019-2026年)》等政策文件,明確了承辦省運會、進入全省前列的中長期目標任務。2017年以來,新上競技訓練項目14個,認定市級后備人才基地11家,全市一盤棋、縣區差異化、社會力量全面參與的競技訓練格局逐步成型。
今年,我市選派1428人次參加省錦標賽,獲金牌54枚。19名臨沂籍運動員參加第十四屆全運會決賽,獲金牌2枚、銀牌3枚、銅牌2枚。承辦了省越野跑競走、賽艇皮劃艇錦標賽和省小輪車、公路自行車冠軍賽等8項省級競賽,舉辦了市街舞、舉重、射擊錦標賽和市中小學生乒乓球、籃球、足球聯賽等11項市級競賽,參賽運動員達2600余人,拓展了體教融合平臺載體。
體育產業形成新亮點 帶動貿易意向近20億元
從2017年以來,我市成功舉辦了兩屆山東體育用品博覽會,構建了“一會一城一園兩基地”(即:舉辦好山東體育用品博覽會,做強中國體育用品城,建設臨沂體育智能制造產業園,壯大沂南制球產業基地、郯城體育用品制造出口基地)的產業格局。創建國家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1個,省、市級分別達到10個、31個。體育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0.82%提升到1.03%(2018年統計數據),涌現了連勝、慶華健身、路克士、吉諾爾等知名品牌企業。
今年,我市成功舉辦了第二屆山東體育用品博覽會,共有來自13省41地市392家企業1200余個品牌參展,登記入場專業采購商1.66萬人,現場及意向訂單4億元,帶動產品、技術、裝備等貿易意向近20億元。進行了9個項目的簽約活動,合同意向人民幣投資38.04億元、外匯投資3000萬美元。蘭山區成功創建為國家級體育產業示范基地。完成體育彩票銷售14億元,居全省第四名。
■未來展望
場館建設、體育設施、賽事體系、體育產業全面發展
明年,我市將繼續協調推進奧體中心項目建設,編制落實濱河健身設施優化提升專項規劃,加快實施縣鄉級“四個一”(即縣區建有一個公共體育場、一個全民健身中心、一個體育公園、一個游泳館,鄉鎮(街道)建有一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、一個燈光籃球場、一個多功能運動場、一個社會足球場),自然村健身工程和新建居住區體育設施配套、老舊小區體育設施“補短板”工程。組織好市、縣、鄉鎮第十二屆全民健身運動會,舉辦1000場社區運動會,擴大群眾參與和影響力,保持全省前列。
明年,我市將圍繞實現第25屆省運會金牌60枚目標,完善市、縣體校培養輸送機制,舉辦好少年兒童錦標賽、中小學生體育聯賽等競技賽事,做好省運會備戰參賽工作。繼續挖掘潛力項目、發展新項目,加大優秀退役專業運動員和教練員引進、聘任力度,優化競技訓練布局,完善保障機制。
明年,我市將繼續舉辦好第三屆山東體育用品博覽會,打造全國知名體育展會品牌。圍繞“一會、一城、一園、兩基地”布局,積極爭創省級、國家級體育產業基地和示范項目,命名一批市級體育產業基地。繼續打造蒙山、沂水彩虹谷、蘭陵壓油溝等體育旅游精品線路,促進“體育+”融合發展。
未來五年,抓好2026年山東省第26屆運動會申辦籌備,統籌全民健身、體育產業等發展需要,全面推進專業體育場館規劃建設等工作;協調推進市奧體中心建設,確保2023年建成投入使用,并為承辦省運會提供主場館;加快推動市級體育公園打造和濱河百里健身長廊完善提升,抓好城市社區配套體育設施落實,構建更高水平的縣、鄉、村公共體育設施體系。
持續舉辦好臨沂馬拉松、中國沂河體育節等重大賽事活動,提升打造“美麗沂蒙”迷你馬拉松、“紅色之旅 沂蒙騎行”、“劃遍沂蒙”皮劃艇、“舞動沂蒙”等特色品牌賽事體系;以落實《臨沂市競技體育八年提升計劃(2019-2026年)》為抓手,進一步優化項目布局、加強隊伍建設、完善保障機制、健全競賽體系,確保實現“2022年第25屆省運會實現金牌60枚、進入全省前八名,2026年第26屆省運會實現金牌100枚、進入全省第一方陣”的發展目標;依托“一會一城一園兩基地”產業布局,著力打造國內領先、國際知名的體育用品采購中心,進一步提升體育產業發展質量。
臨報融媒記者 梅香玉
免責聲明:凡本站注明 “來自:XXX(非家在臨沂網)”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,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、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,請聯系本站新聞中心,電話:0539-8135173